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22年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07-27

2022年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去年,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就已经发文,指导在建造全过程加大BIM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进入2021年,地方政府也纷纷总结“十三五”期间业转型成就,谋划“十四五”期间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落地,一些地方还制定了具体的数字目标。江苏省也提出要加快推进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探索数字前沿科技,用BIM、装配式、智慧工地、人工智能等一批新技术提升生产力,贯穿全过程场景化体验数字转型。江苏省业“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广数字建造、精益建造、绿色建造等,使大中项目BIM应用率达70%,大力推广物联网、大数据、BIM等先进数字技术的应用,加强机器人(9.920,-0.17,-1.68%)等智能化装备应用,培育100家以上智能建造新兴技术建造企业,规模以上建设指挥工地覆盖率达100%等。湖北省鼓励加大研发投入,推进自主可控BIM软件研发,推进基于BIM模型的数字化设计、建造、管理一体化应用,促进企业“触网、上云、用平台”,推动全产业链资源高效共享。四川省成都市则注意到自身信息技术与业的融合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的现状,“十四五”期间将在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方面获得显著提高,初步建立产业互联网平台。根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绿色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统计分析显示:第一节2018-2020年中国BIM行业总体规模根据BIM产业的特点,BIM产业主要可分为四个细分市场-——软件、咨询、培训与运维市场。具体市场空间测算如下:图表:中国BIM市场容量测算数据来源:长安大学交通BIM研究中心第二节中国BIM行业盈利情况分析根据用户调研,多数中国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一致赞同,BIM为其项目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益处。对这两类用户而言,优化设计方案和减少施工图中的错漏是最主要的两大效益。他们还都根据自身体验一致表示,BIM有助于提高客户参与度。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高度评价了BIM在施工过程中减少施工现场问题和减少返工的作用,这是对BIM设计后期价值的肯定。图表:中国BIM用户的投资回报率(ROI)认识(按BIM应用率划分)

2021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1-03-10

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拓展投资空间。   强基础、补短板、两新一重是“十四五”期间重要的投资方向。新老基建共同发力,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等。   这些都给业带来广阔的市场,业仍有增长空间。   不过,另一方面业发展明显分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行业整合重组加速进行,企业发展不进则退。   一、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分析   1、多样性和业化    从房地产到基础设施,从国内到国外,从一个领域到整个领域,从EPC到PPP,从单一企业到工业城镇、从销售到自持物业,业正在向多行业,多区域转移、及更多业务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各行业的龙头企业都在密切关注综合布局和多元化发展,并促进业化的出现。    所有业领域都要求业企业提供服务,并与多元化和业化共存。这将使行业朝着T型发展的两个不同深度发展。   2、数据才是能力   从2019年开始,架构和大数据的应用正在缩小和缩小这些多重故障;人工智能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竞争,数据功能已经重新定义,并且这一系列的变化还在继续。   数字技术还将继续渗透到的各个方面,彻底改变与物和物交互的方式,在新的经济模型中打破真实物与虚拟物之间的界限。    3、财务能力和运营活力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组织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许多组织继续依靠增长率在新市场、新资源、中寻找新的机会,以达到组织追求快速发展的目标。    当这种速度开始减慢或减慢时,原始的广泛发展将朝着良好的发展努力。另外,实际建设是金融。    当资本成为该行业的重要资源时,财务能力和现金流量将成为评估企业质量的重要指标。该行业原本是各种资格的,不久的将来该国将不断削弱该标准;这种更复杂,更持久的测试要求公司继续保持业务活力。    4、资格和企业信用体系资格的重要性    通过企业信用评估取代原来的企业资格,通过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取代企业信用。这时,业务操作要求的要求和企业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得到了增强。低价投标必须包括绩效保险和质量保险,并引入第三方服务以加强监督和责任。    5、劳动和生产关系的变化    劳动力的老龄化和过去的人口红利使我们看到,业最初的低成本已经不复存在。   从2019年起,劳动服务将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原有的劳动成本和劳动收入保障方式将逐步发生变化。   提高生产力和减少对劳动的依赖将成为未来业的想法。工厂工业化和现场工业化将打破平衡,重新定义生产关系,这将成为改变劳动力供给的重要途径。    6、技术向传统业的转变    BIM、GIS、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将为传统行业带来巨大变化。数字将建造从设计、到运营和维护的。    数字化设计、所有者、建立、供应链,以创建新的数据协同效应,将有效率更高的、更好的、更多的协作平台来进行服务。    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对国民经济影响很大。    在总量不再迅速增长的新常态下,传统业务和赚钱模式将受到挑战,原始的利益格局将发生变化;尽管外部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业仍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也是“一带一路”中国建设的核心支撑。   建园公司为加快企业转型,赋予新的建造方式和组织方式。通过品牌效应,吸附和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入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集群集聚。   实现以建园公司为驱动,带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利益模式。   汇集多个产业资源塑造了“互联网+建设、金融+建设、投资+建设”的战略布局,推动“各个角落”产业创新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二、细分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    1、基建投资温和回暖    随着基建补短板政策陆续出台,基建投资增速触底反弹,自2018年9月起保持弱复苏态势。    2019年9月国家提前下达部分2020年新增专项债限额1万亿元,且明确规定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全年投向基建的专项债占比有望提高至60%,叠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由25%下调为20%,专项债可作资本金参与项目投资等规定,基建投资增速将得到提升。    2、交通和市政仍是核心发力点    2019年下半年国家发布《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重大政策,预计2021年交通运输投资建设仍将是重点。    公共设施管理业占基建投资的比重达4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的民生建设等短板领域,加强市政管网、城市停车场、冷链物流的建设。    预计2021年该领域投资将迎来新机遇。    3、城市群+新基建为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迈入中后期阶段,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的轮廓更加清晰。    在中心城市承载能力提升方面,重点关注民生“补短板”、公共服务类项目的建设、人居环境的打造,以及一、二线城市的新区建设和特大工业镇的发展;在城市群内部连接网络完善方面,重点关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的城际轨道交通网建设。    目前,数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需要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在庞大的应用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基建未来建设前景广阔。    4、PPP进入规范化、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经历了近两年的政策调整之后,PPP已开始由理性回归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一些以融资为目的的PPP项目和变相包装的“伪”PPP项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清理,符合PPP模式运用本质特征的项目、绿色环保和惠民类项目的比例显著增加。    随着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持续加码,国家明确支持专项债可做项目资本金,主管部门也在积极探索PPP与专项债的有机结合,力图撬动更多的社会投资,发挥对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更强的拉动作用。    5、对外承包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我国对外承包行业正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区域冲突等诸多不确定因素,虽然将影响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但部分地区仍有巨大建设需求,如亚太、非洲、拉美等地区。    2019年9月,商务部等19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对外承包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未来传统EPC和施工总承包模式将逐步向“投建营一体化”转型,行业的发展将由成本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合作创新、融资创新和技术创新将成为行业发展新的推动力。   6、铁路建设市场仍有较大空间   “十三五”目标任务进展顺利,中长期铁路建设仍有较大空间    根据国铁集团消息,截止201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公里。    对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要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3.8万公里左右。   意味着,2020-2025年每年的新线投产里程需达到6000公里,其中高铁500公里,铁路建设仍有较大空间。        高铁、城铁成规划建设重点    从计划及储备开工建设的铁路项目来看,高速铁路项目多、投资占比大,是铁路建设的重点。   当前国家高铁骨干网已经形成,铁路投资建设的主要任务将有所转换,中西部的高速铁路、各大城市群内部的城际铁路将成为下一步的发展重点。   老旧铁路升级改造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近年来全国铁路升级改造步伐加快,目前我国开通运营达70年的铁路有2.18万公里,达60年的有3.23万公里,超过50年的有4.17万公里,未来改造需求将越来越大。   此外,国铁集团不断加大负债控制力度,其基建投资占资金运用总额的比例持续下降,地方和社会资本投入铁路建设的资金增多。   近两年各地先后成立了济青高速铁路公司、重庆铁路投资集团等一批合资公司,地方合资铁路项目资本金的出资转为地方或民营企业控股、国铁集团参股,越来越多的地方和社会资本进入铁路建设市场。   7、公路建设市场稳定发展   公路建设投资区域差距逐渐缩小   中部地区与东、西部地区公路建设区域投资差距进一步缩小,从投资规模来看,西部最高、东部次之,中部较低。   从投资增速来看,中部地区公路投资从2019年年初就开始发力,以60.4%的增速开启2019年的赶超步伐。2021年,中部地区或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多项规划推动公路建设发展    2019年国家及地方陆续发布公路建设规划,地方层面的规划以高速公路建设为主,国家层面重点推进的内容是城际道路、与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的联通道路、高速公路建设以及既有道路的改扩建等,如《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完善城市群快速公路网络,《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进一步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   公路维养市场发展可期   全年多项公路领域政策颁布,从提质增效、资金安排到农村公路建设,均在内容上与维养市场高度关联,结合未来行业专业化市场培育的趋势热点,公路维养市场未来发展可期。   8、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前景广阔   城轨市场空间广阔,规划建设更趋理性   截止2019年底,全国已开通里程和在建里程合计超过300公里的城市仅14个,国家发改委批复的43个城市中,大多数城市还未形成完善的城轨网络,尚不能满足城市公共交通的现实需要。   2019年,青岛、天津、合肥、徐州、无锡、济南等城市已上报了新一轮城轨建设规划,遵义、桂林、威海、邯郸、天水、淮安、嘉兴、湖州等一大批城市已完成近期建设规划及开工建设准备工作。   但是在规划建设审批方面,国家及地方发改部门始终保持审慎态度。   地铁、市域快轨、有轨电车是城轨建设的主要形式   从2018、2019年新增运营和新开工建设的线路制式结构来看,均是以地铁为主,市域快轨、有轨电车为辅。   未来地铁是超大、特大型城市的主要选择,有轨电车是一般大中型城市的主要选择。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都市圈建设步伐的加快,市区与郊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需求越来越大,市域快轨将成为主流形式。   “融合发展”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未来趋势   国家提出要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未来城市轨道交通一方面将与其他交通运输体系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也将与城市相关产业发展深入融合。   因此,城际和市域轨道交通建设,以及以TOD模式为代表的城市综合开发将成为热点。    9、水务环保建设市场高位运行    城镇污水处理进入提质增效阶段,农村污水处理能力亟待提高    2019年5月,住建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此后各省市也相继发布各地的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20年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率为30%,远低于城市和县城,近年来我国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速,未来建设前景广阔。    垃圾分类加速,促进固废产业发展    2020年作为垃圾分类各地政策落地和执行关键之年,46个重点城市将持续推进垃圾分类相关制度及立法的建设,以及前端收运及末端处置产能的落实。    垃圾分类制度的落实,将对厨余垃圾资源化和垃圾焚烧业务产生巨大影响。    政策终考期促进流域综合治理    随着“水十条”和“十三五”规划终考年来临,区域性综合环境整理热度不减,以长江流域为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的出台,叠加长江大保护,长三角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有望进一步释放环保需求。    国企入股环保上市民企,重塑市场格局    2019年,国资入股民企现象频繁出现,如中建集团入股环能科技、中交集团入股碧水源,国资入股可以帮助民企改善财务情况,助力民企投资与业务发展,且“国民组合”更易打造具备资金+技术双重优势的企业,未来更有望培育成为环保产业真正龙头。    10、房地产投资大概率下行    2020年房地产投资温和下行    近年来,房企拿地不断收缩,20

2020年以后我国的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0-06-09

2019年上半年,尚未公布业新签合同额的官方统计数据。根据2014年以来的数据预测,2019年上半年行业的新合同价值在6.6%至16.0%之间,与去年相比有所变化。在3%至6.4%之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预计为12.5-13.6万亿元。从市场发展比率可以看出,产业集中度加快,表明业市场集中度加快,垄断竞争市场日益加剧。从业务环境和业务选择方面看,2019年业的发展:从业务运营的角度来看,发生了以下变化:1、多样性和专业化  从房地产到基础设施,从国内到国外,从一个领域到整个领域,从EPC到PPP,从单一企业到工业城镇、,从销售到自持物业,业正在向多行业,多区域转移、及更多业务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各行业的龙头企业都在密切关注综合布局和多元化发展,并促进专业化的出现。所有专业领域都要求专业企业提供服务,并与多元化和专业化共存。这将使行业朝着T型发展的两个不同深度发展。 2、数据才是能力  从2019年开始,架构和大数据的应用正在缩小和缩小这些多重故障;人工智能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竞争,数据功能已经重新定义,并且这一系列的变化还在继续。数字技术还将继续渗透到的各个方面,彻底改变与物和物交互的方式,在新的经济模型中打破真实物与虚拟物之间的界限。 3、财务能力和运营活力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组织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许多组织继续依靠增长率在新市场、新资源、中寻找新的机会,以达到组织追求快速发展的目标;当这种速度开始减慢或减慢时,原始的广泛发展将朝着良好的发展努力。另外,实际建设是金融。当资本成为该行业的重要资源时,财务能力和现金流量将成为评估企业质量的重要指标。该行业原本是各种资格的,不久的将来该国将不断削弱该标准;这种更复杂,更持久的测试要求公司继续保持业务活力。 4、资格和企业信用体系资格的重要性  通过企业信用评估取代原来的企业资格,通过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取代企业信用。这时,业务操作要求的要求和企业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得到了增强。低价投标必须包括绩效保险和质量保险,并引入第三方服务以加强监督和责任。 5、劳动和生产关系的变化  劳动力的老龄化和过去的人口红利使我们看到,业最初的低成本已经不复存在。从2019年起,劳动服务将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原有的劳动成本和劳动收入保障方式将逐步发生变化。提高生产力和减少对劳动的依赖将成为未来业的想法。工厂工业化和现场工业化将打破平衡,重新定义生产关系,这将成为改变劳动力供给的重要途径。6、技术向传统业的转变  BIM、GIS、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将为传统行业带来巨大变化。数字将建造从设计、到运营和维护的。数字化设计、所有者、建立、供应链,以创建新的数据协同效应,将有效率更高的、更好的、更多的协作平台来进行服务。  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对国民经济影响很大。在总量不再迅速增长的新常态下,传统业务和赚钱模式将受到挑战,原始的利益格局将发生变化;尽管外部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业仍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也是“一带一路”中国建设的核心支撑。  建园公司为加快企业转型,赋予新的建造方式和组织方式。通过品牌效应,吸附和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入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集群集聚。实现以建园公司为驱动,带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利益模式。汇集多个产业资源塑造了“互联网+建设、金融+建设、投资+建设”的战略布局,推动“各个角落”产业创新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绿色创建行动加速推进 人才需求增长明显

2019-11-25

近日,发改委印发的《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中提到了绿色创建行动。《方案》指出,以城镇作为创建对象。引导新建和改扩建按照绿色标准设计、建设和运营,因地制宜实施既有居住节能改造,推动既有公共开展绿色改造。到2022年,城镇新建中绿色面积占比达到60%。  绿色的大力推行使得行业人才的需求不断上涨。据英才网联(www.800hr.com)旗下英才网(www.buildhr.com)最新的招聘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中旬,行业的职位招聘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11.6%。  从招聘的职位分类来看,截至今年11月中旬,设计师、规划设计师、园林/景观设计师、环境师的职位招聘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速度较快,以上职位的同比需求涨幅分别达15.1%、14.8%、14.5%、14.3%。  从招聘职位的区域划分来看,截至今年11月中旬,英才网的招聘数据显示,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职位招聘需求与其他地区相比职位需求上涨幅度较为明显,其中广东、上海的招聘需求同比涨幅分别达12.5%、12.3%。  英才网的招聘顾问表示,绿色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方式正在我国各地大力推广,职位中需求量较大的设计类及规划类职位的招聘需求还会继续增加。

国家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业发展最新数据

2019-09-30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业持续快速发展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报告指出,随着国家建设的步伐,业圆满完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建设

< 1 >
XML 地图